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饮用水源保护斗争。在2018年完成长江经济带11个省县级以上水源改造的基础上,其他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将完成清理改造。这是自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饮用水源首次迎来了如此大规模的专项环境改善。
饮用水安全是人们生活的底线。水源的环境质量是确保人们饮用安全水和健康水的第一个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今年5月底,涉及156个城市、527个县、899个水源的3626个环境问题,1991个已完成整改,完成率为55%,总体满足顺序进度要求。还应该看到,有5个省的进展低于全国平均进展,有些地区有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风险。水源保护是控制水污染最安全、成本最低的关口。一旦水源被污染,后续处理将支付高成本,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此外,环境风险可能会导致紧急情况,并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几年前,重庆千丈岩水库、甘肃尾矿污染灾害346公里,是教训。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水量也在迅速扩大,水源环境改善的紧迫性日益突出。客观地说,水源环境改善并不容易,许多问题都留在了长期广泛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其中,不仅存在直接影响水源安全的生活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还存在工业企业、油库码头等突出风险和隐患。在划定一些水源保护区之前,码头和企业存在;有些在城市建设区,有些甚至将整个县纳入保护范围;有些涉及跨境问题,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推进这项工作。特别是,一些地区清理整改滞后,是由于责任落实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一些地方思想松懈、敷衍整改;一些部门推诿扯皮,耽误机会;有些地方放松,休息,混日子;有些地方仍然有等待和依赖的想法。如果水源地环境得到改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认真落实主要责任。去年,在政府领导的询问下,华东和东北地区的任务完成率在一个月内分别提高了22个和19.4一个百分点也从一个侧面解释。
为了促进水源的清洁和改造,地方政府必须坚持目标,努力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助科学手段进行准确的处理。水源划分不合理,应及时调整。污水出口、非法建筑应密封、拆除、分类整改,促进问题解决。我们不能有放松、休息和呼吸的想法。当然,在整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硬骨头,难以单独解决,但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准确政策,制定保证协调工作制度,促进地方政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水源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即使完成了整改任务,消除了隐患,也不能放松。地方政府必须努力工作。平时要做好保护工作,加强日常环境监督,保持水源红线,防止环境问题复苏,确保水源长期稳定。目前,离年底只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了。那些整改仍然滞后的地方需要抓住时间窗口,采取硬措施,真正掌握真理,保护成千上万的水(寇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