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庄周梦蝶到多元宇宙,人类和人类的感知是真实存在的吗?
“现实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而不存在于其他任何地方。”——乔治·奥威尔
距第一部《黑客帝国》上映已经过去了19年,但《黑客帝国》仍然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具史诗般的电影之一,它属于一部改变时代的系列巨作,这部电影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理念,这一理念在模拟现实的问题上引发了长达10多年的争论。我们可能只是生活在幻觉中,这个想法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和困惑。
我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推测:我们所有人和我们所感知到的有很大的可能只是某些高等生物虚构出来的,或者说我们只是长时间运行的模拟器中的代码。首先,这个令人困惑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一直在思考类似的问题。
庄周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这个故事就引发了关于现实真实性的争论。类似的想法也可以在不同的文本中找到,比如印度哲学中的玛雅(幻觉)概念,它被用作许多其他宗教经文的基础,也成为了不同宗教派别的基石,他们试图用神灵来理解现实。这个真实性的概念在我们心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
从毕达哥拉斯开始,许多学者开始戴上思维的帽子,用理性和数学方程来描述整个宇宙。如果整个宇宙都可以用方程来定义,那么如果我们有一台足够强大的计算机来运行模拟这些物理定律,我们将会创造出一个不同的现实?
事实上,我们已经创建了许多基本程序来验证这个想法。其中一个最好的例子是1970年由英国数学家约翰·康威发明的零玩家游戏——《生命的游戏》,这个游戏只是基本的程序自动化,并不是纯粹为了好玩而玩的游戏,因为玩家唯一的角色就是设定初始参数然后它就会自动运行。游戏根据初始参数生成模式,虽然有些模式在几代之后就消失了,但有些模式会一直会持续下去。
如果只用几个变量,就可以在屏幕上创建一个永不停息的不同点状图案的模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比例扩大到宇宙的大小,如果我们模拟原子呢,这将导致出现一个模拟的现实。但是这个模拟现实和虚拟现实是不同的,例如,当你在玩《使命召唤》或任何其他第一人称游戏时,你是那个世界中的角色,但你能意识到游戏里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你所生活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但在一个模拟的现实中,你无法区分这两者。即使我们发现任何我们被模拟的证据,这些证据本身也可能是被模拟出来的。
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人类的意识也属于物理定律的范畴,它是由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产生的,并不受某些超自然力量的控制。因此,通过刺激和创造潜在的规律和结构有可能会产生人工意识。
尼克·博斯特罗姆是第一个给出整个模拟结构论证的哲学家。在2003年发表的论文中,他提出了三种可能性,并认为在自己的观点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第一种是人类在达到超级文明之前将会灭绝,从而会出现一个后人类文明时代。这种可能性的论据是,人类文明不太可能通过所谓的大过滤器——核战争、气候变化、陨石撞击等等。第二种可能性是,一个后人类文明不会运行一个我们祖先人类的模拟程序。原因是道德上的约束,法律上的禁止或者后人类不可能有类似现代人类的欲望和野心。第三种可能性是,我们人类在灭绝之前会发展到一个能够创造模拟世界的时代,在这个模拟世界中拥有具有意识的模拟生命。请记住,50年前我们只是在玩一些桌面游戏,而现在我们有了数百万人同时在线的3D游戏,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将达到一个模拟不同现实的阶段。
如果这是可能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自己的现实本身的性质是分层的。这就进一步建立了这样一种假设,即我们自己就生活在模拟现实中。如果一个模拟的现实没有在后人类阶段结束,在那里他们没有能力进一步管理和运行模拟,那么这些无人管理的模拟现实就会创造了一个嵌套的现实,并继续发展到无限多个模拟现实,这也构成了多元宇宙理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基本的现实将是一个荒谬的概念。
我们人类不可能完全确定地知道我们是否处于模拟现实之中(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也揭示着多元宇宙的可能性),但探索和尝试是人类的天性,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硅谷的许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寻找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故障”,这些小故障可能会证明,是否有其他生物在他们的电脑屏幕前运行着我们。
但是,在2017年,两位物理学家佐哈尔·林格尔(Zohar Ringel)和德米特里·科夫里芝(Dmitry Kovrizhi)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这种可能。在量子蒙特卡罗技术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对多体量子问题进行随机抽样模拟,发现模拟的复杂度随着粒子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因此,他们发现存储几百个电子的内存需要的计算能力,在物理上需要的原子数量比我们整个可见宇宙中原子总数还要多。
假设同样的定律在我们的现实之外也适用,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模拟现实之中,很明显,创造我们的文明,在一个比我们先进得多的宇宙中,那么在我们的宇宙之外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定律,这属于薛定谔猫悖论的范畴,要么是,要么不是。
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模拟问题,就可以忽略巨大计算能力需求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也可以模拟,而不是仅仅是通过模拟整个宇宙来实现模拟现实。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经验是非常有限。我们永远无法把握现实的真实本质。所以总会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我们感知到的宇宙只是海市蜃楼。我们的追求和好奇心被模拟我们的高级生物嘲笑。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对于我们已知的宇宙来说,要想成为一个模拟,只需要模拟人类的意识,模拟我们的思维机器,模拟我们的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网络。
有一个难题是,要想模拟整个人类的意识,和模拟整个宇宙一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但模拟一个人的大脑,并从那个人的角度感知整个现实,就不会出现数据太过庞大的问题。
所以,用有限的计算能力也可能创造一个现实,我们只需要模拟一个人的大脑来感知整个现实。所有这些推测性的想法都承认一个事实,即任何高级智能生物都有足够的兴趣首先运行一个模拟现实。
所以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不用担心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对未来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模拟,并希望结果不会像奇异博士说的那样,我们人类只有1/14000000的机会。
还是说,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一些前人类物种所进行的模拟之中,用我们来观察宇宙是如何进化的?或者我们只是人们一个有趣的科学项目?
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能猜测。最后,剩下的唯一问题是,你能接受我们不真实的现实吗?
《黑客帝国》里的哲学思想?
黑客帝国》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哲学讨论,又在于它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商业电影,尽管广大受众并不一定都会被引导到去思考那些艰深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但毕竟使这种思考成为潜在的可能。此外,它又把当下流行于世的高新科技,如电脑、数字技术等引入,使其成为一个虚幻世界的技术支撑,使其看上去更具有某种可信性,这又潜在地引入了一种高新科技恰恰可以带给我们更精致的骗局的潜台词。更为高明的是,即使对于那些并不想看过电影之后就去思考哲学问题,甚至对于那些本根本就不想思考哲学问题的观众,这部电影依然充满了令人惊叹的视觉震撼和娱乐性。
我们经常抱怨国产电影不好看,中国电影人也经常把这种情形归罪于某些外部原因。让我们设想,即使那些国产片的编剧、导演、制片和主角们拥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他们就能拍出《黑客帝国》这样的片子吗?这背后的潜台词也就是:他们有这样的哲学修养吗?
□ 你的质问虽然确实也有合理性,但听上去有点过于苛求中国电影人了。有人说“哲学在中国早已臭大街了”,这当然不是持平之论,但如果我们读一读这本《黑客帝国与哲学》就会发现,我们缺乏哲学思考。哲学思考的空间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即使存在某些刚性约束,仍然有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怕就怕人们失去进行哲学思考的习惯。中国的电影人没有拍出《黑客帝国》那样的影片,这不构成指责他们的理由——毕竟全世界的电影人中也只有少数几个拍出过类似的影片。但是当《黑客帝国》在中国大举公映之后,中国的哲学家们并没有作出过类似西方同行的思考,这才是值得反思的。
■ 呵呵,你又把我们谈话的矛头从中国电影人转向中国哲学家们了。当然,至少从现象上看,我们这里的哲学家们通常确实显得比较“清高”,似乎不屑与电影大片这种通俗的东西扯上关系,至少是没有像国外的一些哲学家们那样,能专门写出讨论《黑客帝国》的哲学论文集来。而这样的“清高”,在有保持哲学的高雅地位这一好处的同时,也更让哲学远离了本有可能对之产生兴趣的公众。而我们当下在大力推动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时候,似乎也鲜有人来呼吁提高公民的哲学素养。
如何评价《黑客帝国》里的衣着
在我看来,《黑客帝国》并不只是几句关于枪的台词和可以炫耀的动作场面。当有一天我们站在热闹的街头,忽然发现过往人群都是一身长衣墨镜的黑客服饰,嘴里吐着满是数码味道的黑客词语,我们是不是也会怀疑身边世界是否真的只是“被设计好的”?深刻、超前的思想,辩证的思维,是“黑客帝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第一集中小女孩的那把汤勺,你看着它,总会像NEO一样悟出点什么。
下面是我对《黑客帝国》中哲学思想的一些感悟:1、 是真实还是虚幻,是唯物还是唯心尼奥在母体中生活,后来在人类反抗组织带领下觉醒。在母体里人们感觉非常真实,就像现在的我们。如果说在母体里的世界中,信奉唯心主义才是正确的,而在锡安城,信奉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那我们现在的生活难道就真的是真实的吗?我们推崇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就是绝对是正确的吗?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物体所给与我们的触觉如此真实,但这真的就是真实吗?这不过是神经对外界的反应,就像母体里,从空中坠下,现实中的人也会死。人的感觉未必是真实,在虚拟现实里,也能得到完全真实的感受。就像庄周梦蝶,究竟是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蝶? 谁又能说得清呢。所以唯物唯心看来只是角度不同,境界不同。
2、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也就是说,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你看石头,可以看出地球年龄。所以马克思的说法是时间是对空间变化的刻画。但如果真的存在《黑客帝国》中的虚拟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便成了谬论。问题在于,我们无法肯定自己就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而非虚拟世界,所以也便无法判断物质与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试想如果没有生物,这个世界有时间概念吗?如果没有生物,世界根本不存在。我思故我在。如果我没有感觉与思考,那么世界并不存在。从表面上看,世界是物质的。但那个世界只是观念中的世界。没有谁可以完全把握任何东西。空间也是也是由于感知,没有感知,空间这个概念就不存在。所以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应该是人类永恒探讨和探索的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