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帝国中的"矩阵"是什么?为什么在尼欧前有6任救世主?如何杀死史密斯?
尼奥选择让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复制过程中矩阵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码,最后才得以将他们两个同时删除,使矩阵回到了平衡。 关于Matrix Matrix是一个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严整系统,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包括特工们和尼奥的超能力在内,都是包含在这个系统中的。而尼奥这个“救世主”的产生,则和数学中的哥德尔命题有关。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在1931年发表了题为《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的论文,其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任何数学系统中,只要其能包含整数的算术,这个系统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几个基础学派所采用的逻辑原理建立。简单地说,就是在任何系统中,总有些真理是游离于逻辑之外的,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尔命题。 在Matrix中,尼奥就是在Matrix这个严整系统中不能被数学推得的歌德尔命题,不符合系统的规律。(建筑师对尼奥的谈话中涉及部分)当尼奥重生后,他就担负起系统所有的扰动,所有的规则在他面前都变得透明,因此他能够看到系统中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先知叫尼奥回到源头去终止灾难,在数学逻辑中就是将歌德尔命题变成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当作系统的一个变量,从而消除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如果尼奥当初选择了毁灭锡安的门,他所携带的代码将反馈给系统,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而这个选择的前提则是系统中没有斯密斯这个狂人。但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稳定也是暂时的,不是对系统的彻底修正,新的系统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歌德尔命题,从而继续这个轮回。这就是为什么在尼奥之前会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筑师最初编写救世主时的任务,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锡安运行一段时间后,将锡安的代码带回到Matrix的源程序进行重装,同时机器摧毁锡安,完成Matrix系统的升级。之后救世主将按照初始设置,带领16女7男返回真实世界,再开始重建锡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奥与前任们不同的是,建筑师在他的意识中编写了关于爱的编码,这本来是系统处于不断升级的需要,也是考察人类反应的新实验。但这个关于爱的编码,不但导致了尼奥在第二集中做出违背程序设置的选择,而且在第三集中将“爱情”升华为“博爱”,从而最后终结了战争,终止了矩阵和锡安之间的循环。 特工史密斯 电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实际上就是矩阵这个程序世界中的杀毒程序,他们在矩阵中是没有身体的,由于他们是杀毒程序,所以他们被矩阵赋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阵中他们具有改写人类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断借用他人身体。 (史密斯和尼奥、莫非斯打斗场景) 尼奥最后可以战胜特工,实际上是因为他复活后具有了识别矩阵代码的能力,并可以轻松改写这些代码,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战胜他了。 (尼奥复活后场景) 特工史密斯被尼奥消灭后,因为在他被尼奥消灭前明明是他先杀死了尼奥,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这种程序上的逻辑运算错误,导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绝被系统删除,而且由杀毒程序变成了病毒,最后危害到了整个矩阵世界。 因为这个逻辑错误是由尼奥导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变成了和尼奥相对的负极。最后尼奥选择了让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复制过程中矩阵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码,最后才得以将他们两个同时删除,使矩阵回到了平衡。参考资料:
黑客帝国中的矩阵到底指什么?
关于3楼同志的解释
这里有几点不同意见
1 matrix翻译过来是母体/电子矩阵 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系统程序 在matrix全3部中没出现超出系统程序之外的世界 从虚拟人类世界到虚拟人类世界的人类所看到的机器世界 从视觉上纯机器世界到电影里地下城Zion 包括Neo所看到工程师都是系统的一部分 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尼欧在机器世界里仍然可以空手废章鱼
2 史密斯在1中是类似管理员功能的一种维序程序 如3楼所说不是杀毒程序
在被NEO粉碎后(即被matrix中另一个基本程序破坏)没有完全从系统清除 成为冗余代码 变性成为病毒
3 见问题1 都是在矩阵中 工程师形象只是系统制造者(造物主)在matrix中以自己形象设计的类似镜像程序 用以给出答案 该答案也就是让NEO这个程序完成系统自动更新升级的启动程序
4 见3
总的来说影片就是表达了一个叫matrix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一切都是程序表达的世界中 设计者把程序设计成机器统治者人类 部分反抗的人类躲在地下一个叫zion的城市里找寻救世主伺机夺回曾经的地位
而两方发生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已经设计好的程序的运行
matrix就像个超级游戏 在A(机器) B(人类)两方的无休止的运行中得到系统的升级
既然《黑客帝国》的矩阵都是代码写成的,为什么不写一个生活富足的背景呢?
如果你踏进一个小镇,大家的生活水平出奇地一致,里面每个人都对你笑脸相迎。小镇居民从来不会发生争吵,偷抢拐骗,财产纠纷,离婚分手什么的统统不存在。第一年可能你觉得很幸福,第二年,第三年,你就会开始自我怀疑,于是你开始寻求刺激,用大喇叭在马路上放歌,偷超市里的东西。
结果发现人们非但不生气,反而对你一如既往的友好,你会怎么想?这一切都过于美好了,美好的不像真的,一旦有了“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这个念头,你就会愈发想要证明自己。最后要么你真的证明这一切都是假的,要么你自己发疯。“混沌“本来就是这个宇宙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走向混沌。一个永远井井有条的系统,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剧情需要吧,以及有一些方法无法应用
Smith警员说过,前几代的矩阵世界,是没痛苦的,但是人类反而大量死亡。因为人类的基因中,需要承受痛苦和刺激,社会才能稳定。小孩子喜欢喝奶,慢慢的,喜欢和甘甜可口的汽水,等开始成熟了,就喜欢抽烟,喝酒,吃重辣的,还有人喜欢喝苦咖啡。这些东西,一开始是痛苦的,但是年龄上去之后,喝汽水饮料反而没感觉。这就是人类的基因导致的。矩阵设计者一开始不懂,后来懂了,所以设计出来的矩阵,是普通人类的世界,否则人会彻底灭亡。
剧情需要吧,以及有一些方法无法应用。其实想让人类不叛变很容易,只需要不停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区,让人类沉溺在无穷的快乐中即可。不明白的话,可以假想一个全员吸毒的美国。只要让这些人类不死,用毒品麻痹他们的一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另外还有人提到了额叶切除手术,把所有的人变成植物人,也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记得以前有人提到一个假设,好像是一个B站up主说的,那就是机械城并不是让人类变成电池,而是需要人类帮他们进行一些非理性思考,所以不能让人类失去思考能力,最后才变得那般复杂。而沃卓斯基兄弟说把人类变成电池只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但这个想法是不符合电影设定的,所以只算一家之言。
编剧和码农方法论差别太大了
码农的方法论就是解决问题。好码农擅长解决问题。是天使。编剧的方法论是先制造问题,再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好编剧擅长制造问题,还要擅长解决问题。是天使和恶魔的分裂人格。所以,编剧是左手给主人公拼死找麻烦,右手再给主人公拼死找出路。观众享受的就是这种胆战心惊的刺激。里边所有担心痛苦愤怒开心都是编剧精心设计的,当然,很多编剧不入流,然后就是漏洞百出。
大编剧也不完美,还是在一些地方出BUG。编剧最大死因是话多。所以,矩阵只能错误百出,编剧才能推进剧情,否则,编剧惨了,大家想一下这个画面,一旦写了一个生活富足的背景,鬼才去救主人公回来,躺平不爽吗?左手马爹利,右手老冰棍,看着风景,玩着手机,多好。至于主人公,在缸里泡着去吧。谁关心呢?全剧终。
人大概还是要从社会关系中获得满足感
单纯的物质享受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满足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间内满足一部分人,但不太可能在所有时间满足所有人。人大概还是要从社会关系中获得满足感,电影里吃牛排的那哥们一看就是个地位很高的上流人士。而社会地位的竞争是纯内卷,没办法创造增量。唯一的破局办法是直接消除竞争,为每一个人都创建一个matrix的副本,让所有人都能当上皇帝。
这种方案首先需要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来为每一位皇帝都模拟出与真人无异的臣民。这也许并不难实现,真正的难点在于60亿(也许更多)个matrix副本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为此你可能需要把整个太阳系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如果机器有这种技术水平,应该也不会想要拿人类当电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