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现行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新的研究生考试模式!
国考 校试!构建研究生考试新模式?
“现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新形势,国家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公众也对科学、公平、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认为,目前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据中原网报道,张建议,本科人才培养与硕士选拔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优化初试,加强复试,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硕士研究生高质量选拔为原则,构建“国考 校试”两段考试模式。
国考方面,建议参与者为符合相关条件的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和社会候选人;科目包括英语、政治、数学和技术写作,每年参加一次考试。建议在9月的第一个周末举行,方便学生利用暑假准备考试;成绩有效期可设定为2—3年,通过考试的人将获得证书。
校试方面,建议参与者为四年级学生和符合相关条件的社会候选人;考核方法为笔试、面试联合考试,笔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外语听力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议每年3月周末安排一次,方便学生利用寒假复习准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
谈到现行制度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张改平认为:
譬如,为了追求就业率或研究生入学考试率,教师对本科生旷课或课堂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视而不见,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开绿灯甚至考试“放水”。本科四年实际上已经成为两到三年的读书,一到两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严重影响了本科教学的正常秩序。
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步考试安排在学年第一学期末,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复习和准备上,以便毕业后直接上学,严重影响本科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结构的改进。
部分考生考研分数很高,但知识面狭窄,口径宽、基础厚、质量高、能力强远远达不到。
此外,硕士入学考试的公共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命题,但考试由具体考试地点承担。试卷的交付、安全储存、分发、回收等环节较多,给考试组织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78.9%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周围考研低年级化的现象普遍,62.5受访大学生担心低年级考研会导致学生缺乏基础学术训练。
去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海峰指出,山东和河南的低年级研究生入学考试更为明显。这两个省的高考人数特别多,竞争也很激烈。有些人担心毕业后就业不好,所以他们把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出路。他还向记者介绍,从统计就业率的角度来看,每个被研究生录取的学生都是就业,是最好的就业,所以学校会很早动员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旦有人被录取,它将成为一个成功的示范。
为什么考研会有低年级的趋势?调查中,67.9%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大学生觉得本科毕业就业难,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51.4%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地方高校以考研率为核心,50.5%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考试仍然注重考试,考试技能确实可以提高分数,31.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受考研培训机构宣传的影响,25.5%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大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把考研作为大学生活的支点。
57.1%的受访者建议改革研究生招生模式
“现在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表示,高等教育学校扩张很快,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究生进入一个更高平台的学校,提高自己的学历和学位。“有些学校将注明每年有多少学生被研究生和重点大学录取,以吸引学生报名”。
李立国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和设计变化不大。它一直是全国统一考试、学校和专业录取的模式。“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和掌握,甚至死记硬背的能力。没有办法全面调查学生的学术潜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仍然不够重视这方面”。